亚洲精品国产a久久久久久,亚洲 激情 ,欧美精品,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,亚洲精品不卡av在线播放,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同性

資訊在沃

“感冒”一詞是怎么來的?

  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1-04 08:02 作者:趙靜

“感冒”一詞是怎么來的?

1

秋冬時節(jié),氣溫降低,有人因此感冒流涕。人們常說的“感冒”,古文作“風寒”或“風邪”,亦稱為“感風”。感冒”對于古人來說是很嚴重的病,甚至會因“感冒”而去世。

2

但奇怪的是,任何一部古代中醫(yī)典籍,并沒有風寒、風邪、感風等進化成“感冒”一詞的記載。有一種說法是,“感冒”不是醫(yī)學(xué)術(shù)語,而出自官場,是一個官場專用語。

3

北宋沈括《夢溪筆談》記載:“館閣每夜輪校官一人直宿,如有故不宿,則虛其夜,謂之‘豁宿’……遇豁宿,例于宿歷名位下書:‘腹肚不安,免宿。’故館閣宿歷,相傳謂之‘害肚歷’?!?/p>

4

“館閣”,是宋代管圖書經(jīng)籍和編修國史的單位。按照規(guī)定,館閣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員值夜班,如因故不能值夜班,就要在請假簿上登記請“病假”,這本請假簿也被俗稱為“害肚歷”。

5

到了南宋,有位叫陳鵠的太學(xué)生在館閣中供

職,他在《耆舊續(xù)聞》里記錄:“余為太學(xué)諸生,請假出宿,前廊置一簿,書云‘感風’,則‘害肚歷’可對‘感風簿’。”他創(chuàng)造性地將請假簿稱為“感風簿”。

6

當然,陳鵠信手拈來的“感風”,并非空穴來風。當時有一部叫《三因方》的醫(yī)書,將疾病外因分為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。陳鵠借用其中的“風”,前面冠“感”字,故稱“感風”,也就是受了風寒。

7

陳鵠隨意一改,沒想到“感風簿”一詞從此

開始風靡官場。到了清代,官員們?yōu)檎埣俣嘈菹滋煺彝性~,就集思廣益,又將“感風”改成了“感冒”,冒”是透出的意思,“感冒”也比“感風”

更加生動形象。

8

清代學(xué)者俞樾在《茶香室叢鈔》一書中寫

道:“按今制官員請假,輒以感冒為辭,當即宋時‘感風簿’之遺意。”雖然清代官員想出的“感

冒”,離不開陳鵠的“感風”,但至少“感冒”比“感

風”更冠冕堂皇。

9

后來,“感冒”一詞逐漸流傳到民間,進而成為大家的日常用語。但其用意卻發(fā)生了改變,常常指病癥,如受了風寒、著了涼、身體不適等。但不管怎么說,受風寒請假時用“感冒”這個詞還是被繼承了下來。

 
 
更多>同類內(nèi)容
全站最新
熱門內(nèi)容
本欄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