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年是怎樣的時間概念?蓉城的芙蓉花可以恣意綻放近百次;百花潭公園里上千歲的古銀杏又歷經(jīng)30個金黃的秋;距今3000多年的太陽神鳥從歷史的塵土“走進”博物館,見證古蜀之地悠遠的歷史。30年是歲月的沉淀,足夠讓呱呱墜地的嬰兒,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青年;30年是時代的變遷,足夠讓一份報紙從誕生發(fā)展至“而立”之年,見證傳媒一行的風(fēng)云變幻。1995年1月1日,中國第一張都市報——《華西都市報》在四川成都正式創(chuàng)刊,開啟了中國報業(yè)的“都市報時代”。而今年,是《華西都市報》的第30年。
△華西都市報1995年1月1日創(chuàng)刊號
30年里,它用文字、用圖像,記錄社會的發(fā)展與變化。從1997年7月1日,成都市民街頭慶祝香港回歸,到“懸崖村”的煥新歸來;從馬識途、流沙河等文學(xué)巨匠的“口述歷史”,再到20世紀90年代春熙路上繁忙的商販,從時代變遷到文化繁盛,從家國大事到瑣碎的人間煙火,《華西都市報》不僅是信息的傳播者,更是時代和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。
△2024年11月26日,華西都市報刊登創(chuàng)刊30周年主題展開展消息。
30年里,最重要的就是你們,我的讀者朋友。從打開那個印有“華西都市報”的黃色信箱,到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搜索“華西都市報電子版”,我們無數(shù)次地在清晨碰面。我為你帶來新鮮及時的資訊,你成為我每日奔赴的目的地。在今天,我又一次以新的面貌出現(xiàn)在你的眼前。這是一份來自朋友的邀請函,邀您共同回憶這30年的精彩瞬間。
戳海報↓↓↓,觀看《華西都市報》創(chuàng)刊30周年主題展
記者 劉可欣 制作 羅志強 設(shè)計 姚海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