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斯麥(Nasdaq:ASML),這家光學科技巨頭,因意外提前發(fā)布的三季度財報訂單額遠低于市場預期,引發(fā)了美股芯片板塊的大幅波動。
10月15日,阿斯麥原定于次日發(fā)布的財報意外提前上網,盡管公司迅速將其撤下,但內容已被各大第三方網站抓取。市場震驚地發(fā)現(xiàn),阿斯麥第三季度訂單額僅為26億歐元,幾乎只有市場預期54億歐元的一半。
阿斯麥同時公布了黯淡的前景預測。公司總裁兼首席執(zhí)行官傅恪禮表示,預計2025年公司總凈銷售額將增長至300億至350億歐元之間,毛利率介于51%至53%之間,此前指引區(qū)間則為300億至400億歐元。
盡管阿斯麥第三季度凈銷售額超出市場預期,達到74.67億歐元,且凈利潤為20.77億歐元,但在訂單額和前景預測的打擊下,公司股價在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暴跌16%,創(chuàng)下自1998年6月12日以來的最大跌幅,并因跌幅過大一度暫停交易。
阿斯麥的股價當天收于每股730.43美元,跌幅達16.26%,總市值2919億美元。受其影響,美股芯片股普遍走低,英偉達、AMD、博通和臺積電等公司的股價均出現(xiàn)下跌。
傅恪禮在財報中表示,盡管人工智能仍有強勁的發(fā)展?jié)摿Γ渌毞质袌鲂枰L時間才能復蘇。經濟復蘇比之前預期的更為緩慢,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(xù)到2025年,導致客戶持謹慎態(tài)度。
值得注意的是,阿斯麥首席財務官Roger Dassen指出,預計到2025年,中國的業(yè)務將占阿斯麥總收入的20%左右。而在今年7月發(fā)布的二季度財報中,阿斯麥曾表示其49%的銷售額來自中國。
外媒指出,阿斯麥的財報凸顯了人工智能計算領域以外半導體需求的疲弱。華爾街分析師紛紛表示,這是一份“顯然令人失望”的財報。
投資機構伯恩斯坦的分析師表示,阿斯麥低于預期的訂單額和令人失望的2025年前景“掩蓋了公司第三季度不錯的業(yè)績”,下調的2025年指引體現(xiàn)出,“延遲的周期性復蘇和特定的客戶挑戰(zhàn)正在嚴重影響”對未來的預期。
Cantor的分析師也表示,阿斯麥的悲觀前景“顯然令人失望”,并將給半導體股帶來壓力。但這并不意味著AI發(fā)展會在未來出現(xiàn)負面的變化。
Degroof Petercam銀行的分析師給出了類似的觀點,稱雖然阿斯麥的表現(xiàn)會暫時拖累芯片行業(yè),但并不意味著設備需求會在未來出現(xiàn)下滑。
花旗銀行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,他們“正在尋找有關阿斯麥近期需求變化的更多細節(jié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