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科技界的矚目之下,2024年被廣泛認為是AI技術全面融入手機領域的起始之年。各大手機廠商紛紛加速布局AI功能,力求在這一新興賽道上占據領先地位。盡管普通消費者對于AI在手機中的實際應用感知可能才剛剛開始顯現,但行業(yè)內部的變革早已悄然進行。
一位知名手機品牌高層曾在媒體面前透露,原本預計AI技術的用戶教育過程至少需要兩年,然而,Deepseek的出現極大地加速了這一進程,迫使手機廠商不得不加快AI技術的發(fā)展步伐。如今,AI不僅成為手機功能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成為了品牌間市場營銷的關鍵差異點。OPPO、vivo、華為、小米、榮耀等國產品牌紛紛推出各自的AI應用功能,試圖打造獨特的用戶體驗優(yōu)勢。
生成式AI在手機上的大規(guī)模應用,真正始于2023年底。借助高通驍龍8 Gen3、聯發(fā)科天璣9300等高端SoC芯片的強勁AI算力,手機端實現了超過百億級別的大語言模型運算。vivo的BlueLM、OPPO的AndesGPT、榮耀的魔法大模型、華為的盤古大模型、小米的MiLM等AI大模型產品應運而生,為多樣化的AI功能提供了廣闊舞臺。
AI技術在手機上的初期應用主要集中在具體功能上,如AI消除、AI文生圖、AI寫作、AI問答等。其中,AI消除功能尤為受到用戶歡迎,它使用戶能夠輕松去除照片中的多余物體或路人。OPPO和小米更進一步,推出了照片AI反光消除功能,相較于傳統PS軟件或付費應用,提供了更為便捷的處理方式。
榮耀推出的任意門功能同樣引人注目。該功能基于用戶意圖進行系統級功能整合,用戶只需將選中內容拖拽至側邊對應App圖標,AI即可分析內容并執(zhí)行跨應用操作,極大提升了手機交互體驗。
隨著AI技術的深入發(fā)展,AI智能體和多模態(tài)功能逐漸成為行業(yè)主流。2024年下半年,AI智能體(AI Agent)成為各大品牌競爭的新焦點。傳統的語音助手功能有限,而AI智能體則更加聰明,能夠理解用戶意圖并執(zhí)行復雜任務。榮耀率先推出YOYO智能體,隨后vivo、OPPO、小米、華為等品牌紛紛升級自家的語音助手。
以榮耀YOYO智能體為例,它具備模糊理解、界面識別、自動執(zhí)行等多種能力,并支持單指令系統級任務執(zhí)行、第三方應用任務執(zhí)行及多應用協調執(zhí)行。在發(fā)布會上,榮耀CEO趙明通過YOYO智能體完成了復雜的咖啡訂購流程,展示了其強大的功能。小米、vivo、OPPO等品牌也推出了各自的AI智能體,如超級小愛、藍心小V、超級小布助手等,這些智能體不僅具備語音交互能力,還能識別屏幕內容并執(zhí)行跨應用操作。
多模態(tài)AI成為新的技術方向。傳統AI模型通常只能處理單一類型數據,而多模態(tài)AI大模型能夠同時處理圖像、文字、語音、視頻等多種類型數據,生成更為可靠的結果。例如,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提問,讓超級小布助手識別圖片或視頻中的人物,并搜索其票房信息,整個過程涉及語音理解、圖像識別、數據收集整理等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盡管AI手機市場潛力巨大,但各品牌仍面臨諸多挑戰(zhàn)。為了提升AI功能和能效表現,手機廠商不斷采用最新的SoC芯片和其他硬件,然而,AI算力和功耗問題依然突出。很多AI功能仍離不開云端大模型的支持,導致運營成本高昂。AI在使用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準確度也是用戶關注的問題。盡管如此,手機品牌依然義無反顧地加大投入,因為AI不僅是市場競爭的關鍵,更是新的流量入口和營收增長點。
隨著手機AI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,AI手機的市場價值將逐漸顯現。正如當年功能機向智能機過渡一樣,手機AI的發(fā)展也需要一個過程,而我們正身處這一變革之中,見證并參與著這一歷史性的轉變。